七瀬(ななせ)
年龄不明。不仅是年龄,各方面也充满谜团的女性。
天真活泼的女性。同时拥有天真和成熟的性格的不可思议的女性。
学生时因为某起事件有过被欺负的经历。
因为这个原因家庭破裂,但开朗的性格令人完全看不出来有过这么惨痛的过去。
只是有时候笑得很悲哀。
まどか
以教师为目标的大学生。为了教育实习来到『生贄の教室』的舞台。
虽然性格很好胜,但因为懂得开玩笑所以在学生之间很有人气。
热爱交际,朋友也很多。体育万能。
さつき
有香的好友,给人以老实的感觉的女孩。有些呆呆的。
经常被同年龄的人看作是年下。给人以孩子气的感觉的女孩。
对有香的话很服从。周围人认为是因为有香在保护着她。
理恵
开朗活泼的女孩。
朋友很多,在学园里几乎无人不知的有名人。
男子气概十足的性格和毫无顾虑的说话口气深受男女生欢迎,但老师的评价不太好。
不被社会规范所束缚,按照自己觉得正确的生活方式活着。在性方面很开放。
02年的疯狂
貌似看过里番,然后吾辈就砸了某样东西……
以前的更疯狂啊!!
>>2
原来你的节操是这么碎的
又是看日期识R大的考古系列……
昔日G吧有A神三部曲,今日我H站又要有R大五连弹系列?←_←
13B失去的是贞操么~~~~~~
裏番各种黑暗,不过看到《赎罪BE》最后那段兄妹俩互掐的时候,一种“狗咬狗”的感觉涌上心头,现在才知道《赎罪》的女主是主动坏掉,《赎罪BE》是被动坏掉的……
其实比起R大的介绍我更喜欢看看R大玩过后的评价
某13B看里番直播砸吊(摊手
某13B看里番直播扔节操
致郁,省了。
>>2
所以究竟真的是把节操砸了吗
过。。。
我只留个名
>>>9
丧心病狂……
现在一见到考古作,世界观就又瓦解一点。不过依然好评就是。
完全是电子小说啊
赎罪的里番无码😶
感觉有点黑暗
断断续续读了两个月吧,打完心中唯有一句感想:KeN就是他吗的神啊!
说实话这游戏我流程拖得太长,中间又玩了不少游戏,割裂感其实很强,导致整体体验并不好,尤其对我这种更喜欢读纸质书的人来说,电子小说的呈现方式让人玩起来有些疲惫。不过耐心推完后,我可以确实肯定这就是部很合我胃口的官能小说神作。
游戏的关键词:“致郁”、“人际关系”,游戏的人际关系描写这一块相当的出彩,复杂、纠葛、罪恶,KeN优秀的文笔把角色描写的非常丰满,就如很多优秀的日本作家一样,擅长描写小圈子内角色的爱恨纠葛,上一代人的悲剧衍生至这一代,导致无尽的惨剧螺旋,这也是我非常喜欢的题材,拿最近玩过的“箱弐伍遺体”对比,很直观便能体会到KeN的优秀。但因为我战线拉太长的缘故,玩到后面其实已经对时间线和人物关系产生了错乱感,所以评价其实并不能符合本人的主观想法,过个好多年或许有机会的话还会再玩一遍吧。
再说点题外话,千禧年前后真的是创意很井喷的时代,各种饱含热情与心血的作品十分契合美学。反观今年,大多数作品都已沦为作画精致的空壳,玩家、公司也越来越关心画风、拔度,而非深入探究那些直击心灵的部分,越来越多的重制作品更印证了灵感的枯竭,让人唏嘘。
大佬是在哪儿找的 简中互联网我快找遍了也没有
私你了,你康康能不能下
话说你玩游戏时有没有遇见就是文字全部挤在左半边叠成一块 右半边不显示的情况
我勉强能在挂了虚拟光驱的情况下打开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贖罪の教室
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因果,长达几十年的时间跨度,一件小事的影响慢慢扩大,围绕着赎罪新闻这一暴力社会系统,就像蝴蝶效应般,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了前后两代人,导致了故事最终悲剧的走向。而只需一次小小的坦率,便能前往无罪的世界,走向完美的结局。副标题很难不让人联想到七宗罪,傲慢、嫉妒、贪婪、色欲......每一次影响的扩大都源自于角色内心的阴暗面,一次次地逃避和欺骗,原本用来约束行为的赎罪新闻被当作欺凌与报复的工具利用。而只有交往中的真诚,理解,正视的态度才能引导出美好的结局。
独特的叙事方式,多视角多时空展开剧情,像拼图般用一个个碎片慢慢拼凑出故事的全貌,悬疑氛围营造到位,解谜部分也相当精彩。专注心理描写,KeN的文笔属实细腻,深入人心的致郁感,救赎与毁灭的并行之感,美好与丑恶共存之感,都带来了直击心灵的浓厚体验。
故事的主题罪罚,平松浩司和结城祯史因此产生的理念冲突部分也是看点十足。为了维持社会的正义性,罪行必须要受到相应的惩罚来赎罪,但通过惩罚来赎罪之后罪行就消失了吗?怎样才能算是赎罪?仅仅受到惩罚就够了吗?罪行的施加者和承受者之间是否需要相互理解?或是想办法弥补这份罪?对于这些问题作品并未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至少,我想不应该由赎罪新闻这种毫无约束和监督,甚至用以一己私欲的地下秘密社会系统来决定。
玩的是《生贄の教室》合集版,有点被KeN开头那番高深莫测的话给唬住了,整个系列还是挺长的,花点时间慢慢推完吧。
还想吐槽一下亲代的几个人好像都有那个大病一样,成年人之间的纠葛不要影响到小孩啊你们这几个糟糕的大人。
傀儡の教室
剧情比起贖罪の教室来说简单多了,跟贖罪の教室一样,因为一次误会带来了惨重的后果(女主们通过被催眠成为rbq)。而这不合理又不稳定的后果积蓄,女主在某次爆发时,又因失误带来了更加惨重的后果(误杀了憧憬的前辈),为了保护心灵而封印的记忆,不愿让姐姐被遗忘而计划复仇的弟弟,需要处理的录像带,为了跨越悲伤必须想起来的记忆,一切都会在两年后废校之际的同学会迎来终结。
遗憾与告别的主题,一个催眠作的主题怎么是告别?有点难绷,不过也说得过去,用催眠使痛苦的记忆被封存只是逃避,正视这段痛苦的记忆才能真正告别和跨越,但联系还是挺牵强的,特别是大部分的剧情都是在利用催眠搞凌辱,文笔依然是挺细腻的,但感觉方向上出了点问题,一个重要的前辈晓,失去了她给所有人带来了痛苦,却让人没法与之共情,晓的塑造,过去的美好回忆花费的笔墨太少了,作为整个故事的核心角色却没什么存在感,所以也没那么致郁。
其实就单纯作为催眠凌辱剧还是不错的,凌辱场景量大管饱(虽然很多都是cg复用),多视角刻画各方角色的内心(到后面也疲乏了,同样的场景换着角度来个七八次,实在是过于冗长),怪异的氛围营造得还算不错,但加上了一些剧情要素后来看,剧情缺少吸引力,情绪感染力也不足,归根结底是角色塑造的问题,群像塑造比贖罪の教室差太多了。总的来说,本作各方面都不如上一作贖罪の教室。
通过场景再现来恢复记忆,连被凌辱的场景都要再现也挺难绷的,更何况还没把海里控制住又被真实地狂草了一遍,晓为啥要舍命救海里不明,杀了晓比杀了海里的负罪感应该要强得多,海里的经历和动机也不明,完全是工具人反派。
贖罪の教室BAD END
相比贖罪の教室来说将重心更多地放在了实用性上,增加了三名女角色同时h场景也大量增加,新增女主葵つかさ主打凌辱+露出的play深得我心,喜欢羞耻却又不愿违反常理的内心,被迫露出时不情愿但又不可阻止地感到快感的心情都用细腻的文字展现了出来。新女主相泽成美作为新的欺凌者带来了更多的h场景,对于h场景既浓厚又细腻的描绘保持了之前的高水准,但遗憾的是与之前的头目大张义行的凌辱路线相比并没有带来更强的刺激感。而和贖罪の教室情节重复度还是有点高,这部分体验有点坐牢,一路c了很多过去。
剧情上没有像本篇一样兼顾故事性,亲代的相关内容全部没了,转而描绘了一些小圈子内的因果,故事的复杂和精彩程度都不如本篇。
新增的赎罪新闻制作者美树本俊贵带来了全新的视角,也在保持故事整体框架不变的前提下带来了新的情节发展,美树本脱离头目大张的单独行动,追查出除自己之外的多个赎罪新闻策划者,人人都为一己私欲肆意利用赎罪新闻,扶持新的头目相泽成美来逐渐从大张手中夺取影响力,全程散发出一种保持清醒的孤独感。意外地居然有从故事的一开始就阻止欺凌的纯爱剧情,但仍避免不了七濑因杀害母亲的罪恶感自杀,不愧是“BAD END”;补充了欺凌头目大张义行过去惨痛的经历,欺凌的连锁,马上就能开始反击欺凌行为之时却意外痛失重要之人的遗憾,促使他从受害者到欺凌者的转变;新女主葵つかさ的故事也让人无比动容,过去和相泽成美的孽缘,被要挟的禁断之恋,始于欺骗到成为真实的感情,即使被凌辱也未褪色的爱,为重要之人愿意牺牲生命的觉悟。即便是如此扭曲没有希望的世界,也诞生了许多宝贵的事物,或许正因为是这样的世界,这些转瞬即逝的宝贵事物才会显得如此美丽吧,不得不感叹不愧是KeN的文笔,完全将这些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过来。
对于欺凌这一主题进行了不少的探讨,花了相当的笔墨在描绘欺凌团体的运作上,比如集体中变得薄弱的个人意志,成为群体后被抑制住的理性,对群体的控制,群体中随波逐流的大多数等等,引人深思。